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我要投稿

搜索
暑期实践

三下乡不止是体验!看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这群大学生如何为乡村织密“健康防护网”

来源:网络日期:2025/09/10 20:50通讯员:蒋立帅 付兴龙人气:

导读:2025年暑期,微风拂过潍坊杨家埠村的青砖灰瓦,一场集非遗文化传承、食品安全宣讲、农业检测于一体的 “三下乡” 实践活动在此火热开展。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中餐学院“味护乡邻”三下乡实践团怀揣热忱与责任,深度融入乡村肌理,在与非遗对话、为村民服务、为村庄添彩的过程中,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沃土上绽放光芒。一.食安宣讲入民心,织密乡村健康防护网“三下乡” 的核心在于 “为民服务”,“味护乡邻”三下乡实践团始...

2025年暑期,微风拂过潍坊杨家埠村的青砖灰瓦,一场集非遗文化传承、食品安全宣讲、农业检测于一体的 “三下乡” 实践活动在此火热开展。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中餐学院“味护乡邻”三下乡实践团怀揣热忱与责任,深度融入乡村肌理,在与非遗对话、为村民服务、为村庄添彩的过程中,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沃土上绽放光芒。

一.食安宣讲入民心,织密乡村健康防护网

“三下乡” 的核心在于 “为民服务”,“味护乡邻”三下乡实践团始终将村民需求放在首位。在杨家埠村委的大力支持下,团队开展了 “食品安全宣讲 ” 便民服务活动。  队员们结合通俗易懂的案例,向村民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食品选购技巧以及过期食品的危害,现场解答村民关于食品储存、农药残留等方面的疑问,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手册 300 余份,切实提升了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田间服务解民忧,守护农作物安全与收成

宣讲结束后,队员们携带专业的农药残留检测设备,来到村民的农田中,利用专业知识,对花生、蔬菜等农作物进行抽样检测。检测过程中,队员们向村民介绍检测原理与操作步骤,现场公示检测结果,让村民吃得放心、种得安心。同时,针对部分农田杂草较多的问题,队员们拿起锄头、镰刀,走进田间地头,帮助村民清除杂草。烈日下,队员们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但看到整洁的农田与村民脸上的笑容,大家纷纷表示,能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三.对话非遗传承人,解锁传统技艺的文化密码

非遗是民族文化的 “活化石”,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根基。实践团成员首先走进该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的传承阵地,与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先生面对面交流。杨乃东先生以生动的故事串联起木版年画的千年历史,从唐代的雏形演变,到明清时期的鼎盛发展,再到如今的创新传承,每一段历程都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

在非遗学习环节,队员们围在杨乃东先生身旁,从选木、刻版、调色到印刷,一步步体验木版年画的完整制作流程。手中的刻刀在木板上小心翼翼地游走,指尖沾染的颜料晕染出吉祥的图案,当一幅幅色彩鲜艳、寓意美好的年画在自己手中诞生时,队员们不仅掌握了传统技艺,更读懂了非遗传承背后 “守正创新” 的坚守。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潍坊风筝作为国家级非遗,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记忆与文化情怀。团队人员来到了天成风筝飞鸢有限公司,特邀到天成飞鸢风筝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训先生结合自身数十年的从业经历,从风筝的起源传说讲起,详细介绍了潍坊风筝从传统民间玩具到文化产业符号的发展历程。在扎制技艺教学环节,会长手把手指导队员们制作简易风筝,从竹篾的选材与劈制,到纸张的粘贴技巧,再到引线的固定方法,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队员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学会了风筝扎制的基本技艺,更深刻理解了 “匠心精神” 对于传统民俗传承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是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味护乡邻”实践团一次深刻的文化传承与服务基层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团队指导老师蒋立帅表示,此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真正走出了课堂、融入了乡村,在服务与学习中实现了双向成长。看到同学们在烈日下专注检测作物、在村民中间耐心讲解食品安全、在非遗传承人身边认真聆听与实践,深受感动。他希望同学们能以此次经历为起点,始终怀揣服务基层的热忱,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继续关注乡村振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持续发光发热,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未来,“味护乡邻”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守护乡邻、传承文化”的初心,把“三下乡”的成果和经验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蒋立帅 付兴龙)


本站投稿入口

Copyright © 2002-2025 先锋青年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154569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投稿,内容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