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我要投稿

搜索
暑期实践

黄河护老“食”践队:深耕助餐调研,为郑州养老服务注入青春动能

来源:网络日期:2025/10/10 10:10通讯员:小编人气:

导读:“奶奶,您觉得助餐点的饭菜温度够不够?要是送餐上门,您希望几点送到呀?”在郑州市金水区人民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郑地养老“食”情调研团队成员徐轲轲一边记录老人的反馈,一边耐心询问。连日来,这支由黄河科技学院学生组成的调研团队,穿梭于郑州各社区助餐点与农村村落,用脚步丈量养老助餐服务的“温度”与“精度”,为破解城市养老就餐难题寻找最优解。图为队员们和老人沟通交谈。邓洪芩 供稿除了摸清服务现状,团队更聚...



“奶奶,您觉得助餐点的饭菜温度够不够?要是送餐上门,您希望几点送到呀?”在郑州市金水区人民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郑地养老“食”情调研团队成员徐轲轲一边记录老人的反馈,一边耐心询问。连日来,这支由黄河科技学院学生组成的调研团队,穿梭于郑州各社区助餐点与农村村落,用脚步丈量养老助餐服务的“温度”与“精度”,为破解城市养老就餐难题寻找最优解。

图为队员们和老人沟通交谈。邓洪芩 供稿


除了摸清服务现状,团队更聚焦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与体验痛点。在二七区“幸福大食堂”,队员们化身“助餐体验员”,跟着工作人员学习打餐、打包,亲身体验适老化餐具的使用;在中原区计划路社区,针对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队员们协助开展送餐服务,记录餐食从出餐到送达的温度变化与耗时;在农村地区,面对助餐设施覆盖率低的问题,队员们挨家挨户走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讲解现有助餐政策,收集“希望在家门口设助餐点”“想要更实惠的套餐”等意见近百条。


图为队员们帮助老人们打饭。柴以琳 供图


在“银发心愿”收集环节,老人们写下“希望多些河南特色菜”“想知道补贴怎么申请”等诉求,队员们逐一整理归类,建立“需求台账”。“有位82岁的张爷爷,因为牙口不好,一直希望助餐点能提供软烂的粥品,我们马上把这个需求反馈给了社区助餐机构,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了回应。”队员焦诗宜分享道。此外,团队还发挥专业优势,为助餐机构工作人员开展简单的老年营养学知识培训,帮助他们了解老年人饮食禁忌,提升服务专业性。

图为队员们和老人沟通,饭菜是否合口,吃的怎么样。焦诗宜 供图


为期两周的调研中,队员们克服高温天气与交通不便,累计走访35家助餐机构、15个社区,完成453份有效问卷,访谈100人次。白天,他们在助餐点观察运营、与老人交流;夜晚,他们围坐在一起整理数据、分析问题,常常忙碌到深夜。在新郑市农村地区家访时,队员们还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老人测量血压,普及夏季饮食健康知识,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图为队员在郑东新区龙之梦社区与老人沟通。任蕊蕊 供图

离别之际,金水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兰奶奶拉着队员邓洪芩的手,递上一张手写的感谢卡:“你们来了,我们的心里话有人听了,谢谢这些好孩子!”目前,团队正加紧整理调研数据,打磨“一核两翼四驱”优化策略,计划将形成的调研报告提交给郑州市相关部门,为完善养老助餐政策、优化服务供给提供参考。

图为队员在二七区老年社区与老人访谈后合照。王尚 供图


夕阳下,队员们与老人们的合影定格在助餐点的门前。这场关于“舌尖上的养老”的调研虽已接近尾声,但他们为郑州养老助餐服务注入的青春力量,正像一颗种子,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悄然生长。

图为队员在金水区老年食堂与老人和工作人员的大合影。邓洪芩 供图


本站投稿入口

Copyright © 2002-2025 先锋青年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154569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投稿,内容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