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来源:先锋青年网日期:2025/09/12 10:01通讯员:晋杨 魏麟懿 张建涛人气:
——甘肃农业大学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心连草地、筑梦乡村”草业振兴系列实践活动
为切实打通草业学科理论与产业实践的壁垒,破解草种振兴难题、擘画牧产业现代化蓝图,近期,一场由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联袂打造的“心连草地、筑梦乡村”系列实践调研活动正式启动。8月21日起,两校组建的联合实践团队开启实地调研行程,聚焦甘肃酒泉、张掖、山丹等全国草业核心产区,深入当地多家行业领军企业,通过一线走访、座谈交流、技术对接等形式,推动产学研协同向纵深发展,为加速草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高效落地注入专业动能。
聚焦草业"芯片",共破种业难题
8月21日,两校联合实践团队的实地调研正式启程,首站便聚焦酒泉大业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沉浸式深度交流”开启实践学习。走进红三叶草种子繁育基地,公司副总经理郭世明沿着田间步道边走边讲,结合不同长势的植株样本,将种子田建设的选址标准、精细化管理流程及关键技术难点逐一拆解,让抽象的技术要点变得直观可感;在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基地,中国农业大学李志强副教授与企业管理团队携手打造“田间教学现场”,结合企业多年生产数据与实际案例,生动剖析了从播种密度控制、生长期动态调控到采收时机把控的全周期管理;抵达生态草种示范区后,师生们通过与技术人员深入交流、观察不同草种的生长状态,深刻认识到优质草种在退化草地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核心作用与应用前景。在后续的交流研讨中,西部草王集团总裁刘富渊语气恳切地表示:“草种是支撑草业发展的核心‘芯片’,当前我国草种业仍面临部分技术‘卡脖子’的挑战,迫切需要青年一代怀揣热忱投身于此,扎根产业一线钻研创新,为打破技术壁垒、实现草种自主可控贡献力量。"
图为甘肃农业大学实践团合影。
贯通产业链条,深化产业认知
8月22日,团队赴玉门大业草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在万亩紫花苜蓿种植基地,王付军总经理现场演示了苜蓿刈割的最佳时机选择与田间管理规范;在现代化加工车间,师生们系统观摩了从原料预处理到成品打包的全流程生产线,深入了解了苜蓿草产品多元化开发与价值提升路径。座谈会上,企业技术负责人与师生就苜蓿产业当前面临的技术瓶颈和市场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科研对接产业,应对气候挑战
8月23日,实践团的调研脚步来到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在燕麦品种试验田,农业生产部部长王德文重点讲解了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差异及品质形成规律;在规模化生产基地,李志强教授通过现场取样检测,演示了燕麦品质评价的科学方法。针对当地气候变化特点,师生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了燕麦草"量质双优"的生产策略,为应对气候挑战、推动当地燕麦产业稳健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
聚焦品质提升,共商发展对策
8月24日,团队考察合方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张军总经理全面介绍了企业"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重点展示了现代化草产品加工线和智能化仓储系统。在质量检测中心,师生们深入了解了燕麦草质量分级标准体系。研讨环节,双方围绕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增强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入交流。
汇聚学术智慧,共绘发展蓝图
8月25日,此次联合实践调研的总结研讨会在甘肃农业大学顺利召开,两校师生齐聚一堂复盘成果、共话发展。中国农业大学李志强副教授作《优质饲草产业发展与科学利用》专题报告,系统阐释了主要粗饲料资源的价值挖掘路径;甘肃农业大学赵雅姣老师分享了实践调研的收获与思考。与会师生围绕草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服务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就加强校际合作、共同推动草业高质量发展达成共识,为此次“心连草地、筑梦乡村”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深化产教融合,赋能产业振兴
本次“心连草地、筑梦乡村”系列调研活动,紧扣国家草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深入产业前沿阵地,有效打通产学研协同链路。活动不仅切实提升了两校草业学子的专业认知与实践能力,更成功探索出高校与产业深度联动、协同创新的可行路径。其成果将为破解草种“卡脖子”困境、助力草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关键参考,也为创新涉农人才培养模式、精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两校将持续深化合作,携手为我国草业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注入更强。
(甘肃农业大学:文稿/晋杨 魏麟懿 张建涛,供图/窦玉成 吴东云 吕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