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我要投稿

搜索
暑期实践

和美乡韵——助力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街道乡村环境设计与改造绿色和谐发展

来源:网络日期:2025/09/03 18:38通讯员:徐诗睿人气:

导读:7月23日至29日,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绿界兴村”实践团应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街道办事处邀请,围绕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要求,对鲘门街道民新村、红源村、红泉村三个行政村的口袋公园及公共环境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与方案设计。团队重点聚焦乡村微空间更新、生态治理与社区功能完善。图为实践队成员与鲘门街道负责人合影首日踏勘:聚焦文化资源与环境现状7月23日上午,实...



7月23日至29日,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绿界兴村”实践团应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街道办事处邀请,围绕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要求,对鲘门街道民新村、红源村、红泉村三个行政村的口袋公园及公共环境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与方案设计。团队重点聚焦乡村微空间更新、生态治理与社区功能完善。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鲘门街道负责人合影


首日踏勘:聚焦文化资源与环境现状

7月23日上午,实践团在鲘门街道办完成对接后,分三路对全域文化、生态及建设现状进行踏勘。玉海湾沙滩因2019年台风“韦帕”侵蚀后已建生态护岸及人工鱼礁,现场设有安全警示标识;排角村依托“渔业+文化体验”完成14栋民宿改造,旺季入住率约70%,但老建筑修缮资金缺口、传统技艺传承及旅游季节性波动等问题仍待解决。街道自然资源办提供的数据显示,鲘门街道陆域面积98平方公里,海岸线14.9公里,常住人口3.7万,渔业与旅游为主要产业。发。

图为玉海湾沙滩


图为排角村沙滩


三村调研:记录空间短板与村民需求

7月25日至27日,艺术与设计学院 “绿界兴村” 实践团团队对民新村、红源村、红泉村口袋公园及待改造区域进行测量、拍照与问卷访谈,累计收集有效问卷96份、影像资料82G。

图为成员在进行实地调研


在民新村,实践队发现村内公共空间狭小且布局混乱,缺乏系统的景观规划,村民休闲娱乐场所不足。部分区域存在垃圾清理不及时、墙面破旧等问题。


调研现场中,实践队成员们细致观察发现,村内水系周边杂草丛生,水质欠佳,亟需生态化改造。传统岭南建筑风格的房屋因年久失修而魅力减色。


红泉村东北角的口袋公园生态改造初显成效,但功能单一,缺乏系统规划。


团队成员查看了公园内的植被生长情况、设施完好程度以及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还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他们对现有公园的看法以及对未来改造的期望。居民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许多实用的建议,为实践队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图为待开发区域


图为待开发区域


图为成员与当地负责人进行采访交流


方案设计:一村一策,强调在地材料与低干预

7月28日至29日,团队依据调研数据完成三村方案设计,并通过街道办组织的评审会。方案要点如下:民新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鲘门独特的海洋风貌,核心需求是融入中式风格、严格控制成本、有效吸引村民使用,并增设遮荫的亭子和廊道。


图为民新村口袋公园规划平面图


图为民新村口袋公园效果图

红源村口袋公园设计则以“耕读静思,悦动活力”为核心理念,设计聚焦全年龄段村民需求,通过两大功能板块构建活力枢纽。

图为红源村平面示意图

图为红源村秋千区效果图

图为红源村广场效果图



红泉村空间规划为娱乐区、轮胎花园、休憩区与村落宣传栏四大板块,结合村庄现有的红砖、海滩沙土及废弃轮胎等可持续性在地资源。

图为红泉村平面示意图


图为红泉村效果图



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持“设计与公益同行、知识与实践并重”的理念,持续跟踪鲘门发展,推动更多小微空间焕新,助力深汕合作区建设美丽乡村,让生态与文化交融共生。深汕特别合作区“百千万工程”专班办公室对本次校地合作模式给予肯定,拟在全区推广“高校+街道+村民”三方协同的微更新机制。截至发稿,红泉村口袋公园已完成施工图审查,民新村、红源村方案正在公示征求村民意见。



文案|徐诗睿

图源|绿界兴村全体成员


本站投稿入口

Copyright © 2002-2025 先锋青年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154569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投稿,内容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