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我要投稿

搜索
乡村振兴

吉首大学商学院研究生“连片兴”模式调研专业实践团活动实录

来源:先锋青年网日期:2025/09/08 12:06通讯员:“连片兴”模式调研专业实践团人气:

导读:青春之笔,绘就振兴蓝图为了探索十八洞村片区乡村振兴经验及片区联动发展模式,8月26至28日,吉首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团队9人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丁建军老师、商学院副院长王泳兴老师和湘西自治州科技特派员欧阳卉老师带领下前往湘西州花垣县以及吉首市己略乡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本次暑期实践调研共持续3天,期间调研了十八洞村、马鞍村、双龙村、红英村、毛坪村和夯坨村6个村寨,与当地的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和村民...

青春之笔,绘就振兴蓝图

为了探索十八洞村片区乡村振兴经验及片区联动发展模式,8月26至28日,吉首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团队9人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丁建军老师、商学院副院长王泳兴老师和湘西自治州科技特派员欧阳卉老师带领下前往湘西州花垣县以及吉首市己略乡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本次暑期实践调研共持续3天,期间调研了十八洞村、马鞍村、双龙村、红英村、毛坪村和夯坨村6个村寨,与当地的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和村民进行了深入的访谈,总结整理了调研实录近3万字,调研日志16篇,为后续调研报告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为调研团队在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广场合影

解码乡土,激活发展密码

一、产业发展:立足本土资源的特色之路

十八洞村片区的村寨依托当地资源禀赋,逐步培育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之地的十八洞村,已形成山泉水、苗绣、旅游、猕猴桃特色种植和劳务经济“五大支柱产业”。山泉水产业稳步扩张,生产线正持续升级,计划由瓶装转向桶装,进一步拓宽市场覆盖面;苗绣产业深度融合文化传承与企业合作,成功开辟农村妇女就业新路径;特色种植业积极嫁接电商模式,线上销售逐步启动,产业链条持续完善中。

十八洞村周边村寨同样产业纷呈:双龙村以水稻、油菜、油茶种植为传统主导,境内小龙洞瀑布景观与日出、云海等自然资源独具魅力,旅游潜力有待基础设施提升后释放;马鞍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辣椒、高粱和黄金茶,目前以初级农产品销售为主,产业深加工和品牌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毛坪村聚焦“十八洞黄金茶”品牌延伸,同步发展鸽子养殖,形成“茶+禽”协同发展的新农业模式;红英村则着力培育中药材(以吴茱萸为代表)、黄金茶和黄牛养殖,逐步构建特色种养结合的发展格局。

依托本地资源、逐步推动产业从“有”向“特”和“强”转型。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业赋能、文旅资源挖掘,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未来,通过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基础设施和打造共用品牌,十八洞村片区有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大突破。

图为十八洞村茶油展示体验中心

图为调研团队与村干部访谈交流

二、文化传承:文化赋能产业的融合之道

调研团队坚持“把步子迈下去”,真正走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倾听多元声音。受访对象涵盖大学生村干、返乡青年、老支书、外出务工人员以及常年劳作的农民等,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讲述共同拼出一幅生动的文化图景。

通过走访发现,十八洞片区的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民族特色鲜明。打苗鼓、唱民歌等传统活动深植于日常生活。尤其打苗鼓,不仅有人免费教学,更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自发娱乐。传统节日如“三月三”“九月九”“赶秋节”等,依然焕发着凝聚人心的魅力。与此同时,文化的传承正与发展深度融合。苗绣基地通过“公司+村集体+绣娘”三方协作,既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也让古老技艺得以延续和推广。此外,这片土地上山川秀美、风光独特,村民对旅游开发充满期待,文化资源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图为调研团队采访十八洞苗绣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的苗绣销售员

图为调研团队成员入户走访

三、片区联动:协同开拓乡村振兴新路径

通过实践调研发现,十八洞村与周边村寨共同发展的意识非常强烈,区域联动、协同共进的氛围日益浓厚。所调研村寨干部纷纷表示,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单靠一个村,“一枝独秀不是春”,必须形成合力、串珠成链。

在这一共识下,当地正积极推动以十八洞村为核心,以莲台山脉为纽带的片区联动发展模式,将十八洞村与马鞍村、红英村、毛坪村等串联起来,共同打造一条内涵丰富的研学基地线路。红英村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建设山上观光步道与农耕体验基地;马鞍村重点打造苗绣非遗文化基地,传承弘扬民族手工艺;毛坪村则聚焦茶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一体化的茶旅基地。通过优势互补、业态整合,极大丰富了研学与旅游的内容供给,有效提升游客的综合体验。

这一布局不仅延伸了十八洞村的品牌效应,也激活了周边村庄的内生动力,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同步、成果共赢,走出了一条以核心村带动周边、以片区联动推动整体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图为“东连台山村”设计图

实践之履,踏实振兴之路

本次社会实践,不仅增进了“连片兴”模式调研专业实践团对十八洞村片区发展的认识,也为全国类似的边缘典型村落片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思考。未来,团队成员将持续关注十八洞村片区的发展动态,紧紧围绕强村如何带弱村共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题,继续开展调研并形成系列成果,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和青春力量。(吉首大学商学院研究生“连片兴”模式调研专业实践团)

图为调研团队在十八洞村合影


本站投稿入口

Copyright © 2002-2025 先锋青年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154569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投稿,内容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