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我要投稿

搜索
非遗传承

华侨大学学子深入社区小学以“匠心”点燃闽南侨乡建筑文化传承火种

来源:先锋青年网日期:2025/09/20 23:51通讯员:“侨聚匠心・华侨建筑文化传承实践活动”实践团 ​人气:

导读:本报讯 今年暑期 6 月末至 7 月中旬,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侨聚匠心,华侨建筑” 文化传承实践团深入厦门翔安区西亭社区、大帽山小学、新圩小学、田宅小学等地,开展了一系列面向青少年的建筑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以 “让建筑说话,让文化扎根” 为理念,通过互动课堂、手工体验与多元传播,将红砖古厝、骑楼廊柱间蕴藏的百年华侨故事与营造智慧传递给侨乡少年,为闽南侨乡建筑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闽南侨乡建筑作为海...


本报讯 今年暑期 6 月末至 7 月中旬,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侨聚匠心,华侨建筑” 文化传承实践团深入厦门翔安区西亭社区、大帽山小学、新圩小学、田宅小学等地,开展了一系列面向青少年的建筑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以 “让建筑说话,让文化扎根” 为理念,通过互动课堂、手工体验与多元传播,将红砖古厝、骑楼廊柱间蕴藏的百年华侨故事与营造智慧传递给侨乡少年,为闽南侨乡建筑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闽南侨乡建筑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的文化载体,不仅见证了南洋风情与本土文化的交融,更承载着华侨华人远渡重洋、拼搏奋斗的奋斗史。然而,在城市化浪潮与现代文化冲击下,这些建筑的历史价值与技艺面临认知断层,尤其乡镇儿童对本土建筑文化的认知多停留在表层。为此,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学子以少年儿童为文化传承的关键群体,将课堂搬进古厝与校园。

实践团成员化身 “文化老师”,摒弃晦涩术语,用童趣语言揭秘燕尾脊的象征、红砖墙的工艺及骑楼背后的南洋故事,让孩子们在 “认识燕尾脊”“解密出砖入石” 等环节中,通过触摸建筑构件模型直观感受先辈智慧。动手实践环节中,小学生们在指导下拼搭古厝模型、描绘骑楼街景,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诞生时,课堂里满是欢笑与掌声,不少孩子课后仍追问细节,纯真的求知欲令人动容。

为扩大影响,实践团通过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公众号、西亭社区公众号及小红书发布系列推文,以深度解析、图解拆构展现活动成果,阐释建筑技艺与文化内涵;还制作便携宣传图册,成为孩子们随手可及的文化 “口袋书”。

活动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政企学协作,实践团与翔安新圩镇政府等在地力量合作,获得后勤与资源支持,政企学联合织就的宣传网络放大了 “侨筑薪传” 的社会影响。

此次活动中,华侨大学学子以专业与创意让沉默的建筑遗产焕发新生。每一次古厝触摸、每一堂生动课程、每一份宣传品,都在延续侨乡文化根脉。当百年匠心与少年热忱相遇,不仅点亮了建筑文化传承的薪火,更让华侨华人的奋斗精神融入新一代的成长记忆,为凝聚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筑牢根基,让侨乡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持续生长,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作者:“侨聚匠心・华侨建筑文化传承实践活动”实践团


本站投稿入口

Copyright © 2002-2025 先锋青年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154569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投稿,内容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