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我要投稿

搜索
实践总结

律韵沁社区,法治护民心——天津商大青锋团暑期普法实践纪实

来源:网络日期:2025/09/05 13:58通讯员:天津商业大学:青锋普法团人气:

导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八五”普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要求,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青锋普法团”以“服务基层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与社区治理”为目标,赴天津市北辰区姚江东路淮祥园社区,开展了为期7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专业法律知识为基层居民搭建“学法、懂法、用法”的桥梁。活动伊始,普法团便秉持“精准普法”理念,深入社区调研。通过与社区管理方交流得知,该社区中老年居民占比高,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八五”普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要求,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青锋普法团”以“服务基层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与社区治理”为目标,赴天津市北辰区姚江东路淮祥园社区,开展了为期7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专业法律知识为基层居民搭建“学法、懂法、用法”的桥梁。

活动伊始,普法团便秉持“精准普法”理念,深入社区调研。通过与社区管理方交流得知,该社区中老年居民占比高,日常面临邻里纠纷、消费维权难题,还深受养老诈骗威胁。团队迅速行动,线上发布聚焦民法典知晓度、普法形式偏好的问卷,线下走访收集老年人个性化法律需求。经全面分析,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安全知识及中老年反诈骗教育确定为本次普法核心内容。

图1 实践团在社区合影留念

一、民法问答添趣味,反诈讲座传实用

在普法实践中,团队采用多元创新形式。宣传民法典时,摒弃传统枯燥说教,举办“民法典有奖问答”线下活动。把民法典关键条款转化为趣味选择题与实用案例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法律条文,现场解答居民婚姻家庭、邻里相处等方面的法律疑惑,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图2 实践团同社区居民进行有奖问答活动

针对诈骗问题,在社区会议室举办“反诈骗”“知法守法,与法同行”主题讲座,结合“假冒公检法”“保健品诈骗”等真实案例,深度剖析诈骗手段,讲解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知识,还精心准备“反诈骗小技巧”口诀,帮助居民加深记忆,讲座后贴心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

图3 实践团社区宣讲活动

二、中元普法进商铺,文明祭祀入社区

中元节前夕,团队开展“送法入户——商铺普法”专项行动。一组志愿者在社区内宣传“文明祭祀,禁止违规焚烧、燃放”规定,倡导绿色祭祀新风尚;另一组走进商铺,向经营者普及“禁止销售封建迷信祭祀用品”法律要求及违规后果,确保社区祭祀活动合法、有序、文明进行。

图4  实践团成员进商铺进行普法

三、博物馆研学知法史,VR云观拓法治眼

为深化法治认知,团队还赴中国法院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通过参观古代刑具、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副本等实物展品与影像资料,系统梳理中国司法制度从“礼法合治”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发展历程。同时,团队以线上会议形式邀请30余名社区居民参与,分享研学成果,并创新采用VR技术,带领居民“云参观”不单独开放的天津法院陈列馆,结合博物馆资料讲解“夏商周‘禹刑’‘汤刑’—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民法典》”的法律发展脉络,实现“研学+普法”双向赋能。

图5 实践团开展线上VR会议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350余名社区居民受益,更让团队成员在基层实践中收获成长。团队成员表示,实践中的鲜活案例打破了“法律只在课本里”的认知,学会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方法,深刻认识到法律与民生、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未来,“青锋普法团”将进一步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持续与实践社区联动开展普法活动,探索“互联网+法治乡村”模式,创作更多接地气的普法作品,引入“法律情景剧”等创新形式,让法治精神在乡间持续传递,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天津商业大学:青锋普法团)


本站投稿入口

Copyright © 2002-2025 先锋青年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154569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投稿,内容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