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我要投稿

搜索
实践总结

踏访红色足迹,感悟信仰力量|西安工程大学“赓续延安精神薪火,赋能志丹乡村振兴

来源:先锋青年网日期:2025/09/04 20:06通讯员:西安工程大学:张畅 闫又文 马君则 孙梦婵 张庚辰 罗主权人气:

导读:一、实践背景及意义西安工程大学“赓续延安精神薪火,赋能志丹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团中央“走进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实践的号召,前往延安市乡村振兴重点县——志丹县开展实践。志丹县既是革命圣地,蕴含丰富的红色精神财富,也拥有独特的农产品产业,实践团深入延安乡村一线,组织青年学生依托艺术设计、新媒体传播等专业优势,聚焦红色基因与绿色产业融合,双向赋能。二、瞻仰刘志丹烈士陵园8月13日,实...

一、实践背景及意义

西安工程大学“赓续延安精神薪火,赋能志丹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团中央“走进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实践的号召,前往延安市乡村振兴重点县——志丹县开展实践。志丹县既是革命圣地,蕴含丰富的红色精神财富,也拥有独特的农产品产业,实践团深入延安乡村一线,组织青年学生依托艺术设计、新媒体传播等专业优势,聚焦红色基因与绿色产业融合,双向赋能。

二、瞻仰刘志丹烈士陵园

8月13日,实践团首站来到刘志丹烈士陵园。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最早创始人之一,1936年4月14日,刘志丹在东征战役中不幸牺牲,年仅33岁。为纪念他,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于1940年,在志丹县修建志丹陵园。

步入陵园,苍松翠柏间伫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雕像“刘志丹红军”,毛泽东主席题写的“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八字碑文赫然矗立在两旁,概括了刘志丹将军光辉的一生。


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登上台阶,聆听刘志丹将军建党、建军、建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参观了刘志丹革命事迹陈列馆,瞻仰了陵园纪念碑,在刘志丹烈士陵寝前,全体队员整齐列队,肃立默哀,行三鞠躬礼,缅怀了革命先烈刘志丹将军,大家眼眶湿润,为其忠诚无畏的英雄情怀与赤子之心深深动容,进一步激发了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团队在刘志丹红军像前合影


三、参观学习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这里见证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足迹。大家走进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工作生活的旧居,凝视土炕上磨损的棉被、用作凳子的木桩,亲身感受他们在简陋条件下运筹帷幄、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卓绝与卓越智慧,队员们表示在这样的场景中直观感受到了革命年代的信仰坚守。



团队在毛泽东旧居前合影

四、参观学习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走出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实践队继续前往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浓厚的革命学习氛围萦绕四周这间诞生于1936年的“抗大前身”,曾是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摇篮,无数热血青年汇聚于此,为奔赴抗日前线积蓄力量。在旧址内,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当年的教学场所、学员宿舍及相关历史遗迹,简陋的石板黑板、泛黄的油印教材、磨损的步枪模型,诉说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大家深刻领悟到:革命胜利源于知识武装与坚定信念,先辈们“以笔为枪、以学为刃”筑牢救国根基,激励着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团队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校部前合影

此次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在红色足迹中,感悟信仰力量,革命先烈的励志事迹与崇高精神,点燃了队员们心中的信念之火。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先烈为榜样,将此次参观学习的深刻体悟化作强大动力,进一步推动实践队聚焦乡村振兴的主题设计成果向现实应用转化,以青春智慧与汗水,在乡村振兴一线书写新篇章。

五、红色志丹海报设计


本站投稿入口

Copyright © 2002-2025 先锋青年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154569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投稿,内容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