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来源:先锋青年网日期:2025/09/25 13:27通讯员:黄洋人气:
在国家美育政策与广东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美育教师团队于2025年9月18日至19日深入清远市浸潭镇,为浸潭镇中心小学、红星希望小学、浸潭镇大湾岗小学、浸潭镇第二初级中学等4所中小学送去精准化、沉浸式的美育帮扶,让艺术之光点亮乡村校园,让文化之根扎进孩子心田。
一、浸潭镇中心小学:多元课堂播撒美育种子
作为此次帮扶的重点学校之一,浸潭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处处涌动着美育浸润的热潮。形体课堂上,李丹老师以“体态塑形+审美启蒙”为核心,从基础的站姿、坐姿矫正教起,通过镜面示范、分组练习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感知身体线条之美。原本略显拘谨的孩子在一对一指导中逐渐放松,挺拔的身姿与自信的笑容成为课堂上最动人的风景。
非遗蜡染课堂更是让孩子们沉浸式触摸传统文化。黄洋老师和蔡占林老师讲述蜡染从古代少数民族技艺,再到现代艺术的传承脉络,解读图腾纹样的民俗寓意;现场示范绘制技巧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蜡笔在宣纸上创作。笔尖流转间,蓝白纹样渐渐成型,非遗文化的种子也在动手实践中悄然扎根。课后,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作品,眼中满是成就感与对传统技艺的好奇。
二、浸潭镇大湾岗小学:中华鼓乐的独特美育乐章
浸潭镇大湾岗小学的校园里,中华鼓乐的激昂交织出独特的美育乐章。中华鼓乐课堂上,温洁芸老师带着孩子们开启“鼓韵寻根”之旅,从腰鼓、堂鼓的历史渊源讲起,再手把手指导握槌姿势与基础鼓点。“咚咚锵”的鼓点从杂乱到整齐,孩子们在团队齐奏中体悟传统文化的磅礴力量,脸上洋溢着专注与自豪。
三、红星希望小学:非遗竹编浸润成长时光
红星希望小学的非遗竹编课上,何烽瑜老师带来的精美竹编作品瞬间吸引了五年级学生的目光。她从竹条筛选、软化等基础技巧入手,一步步拆解平纹、斜纹的编织逻辑,再引导孩子们进行创意造型设计。有的孩子编织简单的杯垫,有的尝试做小篮子,指尖翻飞间,竹条在手中逐渐成型,“经纬相济”的工艺智慧与匠人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
四、浸潭镇第二初级中学:节奏律动唤醒艺术潜能
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浸潭镇第二初级中学的美育课堂以“趣味互动+素养提升”为方向,让艺术浸润更具吸引力。闫亮老师带来的节奏游戏课程一开课便点燃了八年级学生的热情:一段动感音乐热场后,从基础节拍划分到复杂节奏型组合,从热闹的节奏接龙到专注的合唱声部练习,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音乐节奏知识,更唤醒了内在的律动潜能。课堂上,原本沉默的学生主动参与节奏互动,原本五音不全的孩子勇敢跟着哼唱,艺术的感染力让校园焕发新的活力。
校校联动:长效赋能筑牢美育根基
此次美育浸润行动中,各所学校不仅收获了优质课程,更找到了持续发展美育的方向。课后座谈中,大湾岗杨校长的话道出了乡村学校的心声:“没有专职美育教师,我们的美育课一直很难开展。这次的示范课+课程资源送教形式太实用了,我们能借着这些资源培养本校兼课老师,让美育课长期开下去。”
从浸潭镇中心小学的多元课程到红星希望小学的文化传承,从初中的节奏启蒙到各校的师资赋能,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美育教师团队的美育浸润精准对接每所学校的需求。课堂上的专注眼神、作品完成后的灿烂笑容、校领导期待合作的恳切话语,都印证着美育浸润已在浸潭镇的乡村校园里落地生根。未来,随着“高校+乡村学校”协同机制的深化,这些学校的美育之路必将越走越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艺术滋养中成长。(作者:黄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