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来源:网络日期:2025/09/10 10:24通讯员:蒋雯婧人气:
近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西方语学院“梨韵红途,智惠乡农”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在永川区黄瓜山村的实践活动。半个月的乡土浸润中,队员以文化传播、红色学习、产业调研、便民服务为纽带,深入乡村肌理,在服务村民、助力发展的同时,也完成了一场深刻的自我成长,让青春在基层一线绽放光彩。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初抵黄瓜山村,队员们怀揣着对乡村的好奇与实践的期待。实践期间,文化传播成为连接青春与乡土的重要桥梁。队员们精心整理并创作多语种村歌,将当地的民俗风情与乡土记忆融入旋律,当这份特殊的“文化礼物”交到村委会手中,听到村民感慨“咱们的歌能让更多人听见了”,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价值——不仅是对乡土声音的记录,更是让乡村文化跨越地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此外,队员们还亲身参与田间劳作,摘梨、制作浑水粑,在沾满泥土与米香的体验里,真切触摸到乡村生活的烟火气,打破了对乡村的刻板想象,读懂了乡村魅力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本真。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红色精神学习是此次实践中触动队员内心的重要环节。队员们与村里的老党员、老军人深入交流,看着老党员布满皱纹的手轻抚勋章,听老军人眼神坚定地讲述过往岁月与初心使命,这些鲜活的故事远比课本更具感染力。“传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队员们心底坚定的信念,让他们对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产业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走进当地种植基地,与果农面对面交流。从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到农户多年积累的经验分享,他们亲眼见证:乡村振兴并非一句口号,而是无数人扎根土地、默默耕耘的实干成果。当地“智慧梨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重要载体,还是新型农科研学基地与大学生返乡创业基点,这些都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力。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服务村民的过程,让队员们收获了最直接的成就感。面对村里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难题,队员们耐心教学,帮助老人掌握基础操作,当看到老人们眼中绽放的光亮,队员们深感温暖;参与村道清扫志愿活动,用汗水换来了整洁的村容,村民们真诚的笑脸,成为对他们服务最好的肯定。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在尝试电商直播助农时,队员们用创新思维为农产品推广搭建新渠道,切实感受到青春力量能为乡村发展带来的改变,也更加明确青年一代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使命。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
此次黄瓜山村“三下乡”实践,不仅是队员们服务基层、助力乡村的过程,更是他们在乡土间汲取力量、实现成长的旅程。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不是落后的符号,而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课堂。在这里收获的对土地的敬畏、对基层的共情,以及用行动创造价值的勇气,将成为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持续指引他们以青春之我,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陈欣鹏 摄
陈欣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