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来源:网络日期:2025/09/05 22:36通讯员:经蕊 罗培佳 李伯淑 管旭 张家鑫人气:
2025年 8 月 10 日,南京审计大学 “游迹智绘” 挑战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莫愁湖公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云锦博物馆三大南京标志性景点,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此次调研聚焦大学生旅游核心痛点,通过问卷访谈、场景观察、需求记录等方式,为 “游迹智绘”—— 基于多模态 AI 的旅游全链路个性化决策系统优化升级收集一手资料,以青春力量助力南京智慧文旅发展。
“游迹智绘” 项目团队自暑期启动挑战杯项目以来,始终以 “解决大学生旅游规划难题” 为核心目标。项目启动前期,团队成员通过线上问卷调研发现,85% 的大学生在旅游时存在 “景点信息碎片化”“历史文化体验不深入”“行程调整灵活性低” 等问题。此次实地调研正是为了针对性破解这些痛点,让产品功能更贴合用户真实需求。
团队首站抵达莫愁湖公园。作为南京主城区内仅次于玄武湖的第二大湖泊,莫愁湖公园以 “莫愁烟雨” 的江南景致闻名,也是大学生周末短途游的热门选择。团队成员分散至公园游客中心、莫愁女雕像、胜棋楼等核心区域,对 30余名大学生开展一对一访谈。“每次来都不知道哪里拍照最出片,网上攻略有的机位找不到,有的季节不对根本拍不出效果”,来自南京某高校的王同学的反馈,让团队进一步明确 “小众机位推荐”“季节化路线设计” 的功能优化方向。成员们还详细记录了公园预约流程、学生票优惠政策、周边交通接驳情况,为后续整合 “一站式预约”“交通路线智能规划” 功能提供数据支撑。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也是大学生文化研学游的必访之地。调研过程中,团队重点关注游客的 “历史文化体验需求” 与 “行程肃穆性保障”。在纪念馆入口处,成员们观察到不少大学生因未提前预约而无法入园,还有游客反映 “想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但讲解员预约难、语音导览内容不够细致”。针对上述问题,尤其是游客反映的 “难以深入了解文物背后文化” 这一核心痛点,团队围绕历史文化获取深度、行程体验适配性等维度设计并发放 “研学需求专项调研问卷”,收集反馈后梳理出多条有效建议。这些建议既聚焦文化认知短板的解决,也兼顾纪念馆场所特性的适配。团队队长罗培佳表示:“纪念馆的调研让我们意识到,旅游不仅是‘玩得开心’,更要‘学得深刻’,后续会在产品中加入‘文化研学模块’,让大学生在游览中更好地感受历史、传承记忆。”
最后,团队前往南京云锦博物馆。作为中国唯一的云锦专业博物馆,这里展示了 “中国三大名锦” 之首云锦的历史、技艺与成品,也是南京非遗文化体验的重要打卡点。调研中,团队发现大学生对非遗文化兴趣浓厚,但存在 “体验项目预约难”“文创产品性价比不高”“购买后邮寄不便” 等问题。来自安徽的游客李同学说:“想体验云锦织造体验课,官网和公众号都没找到预约入口,最后只能放弃。”这些问题的背后,折射出非遗文化在 “活态传承” 与 “当代传播” 中的现实梗阻 —— 非遗不仅需要博物馆内的静态展示,更需要通过可参与、可感知、可分享的体验场景,走进年轻群体的生活。大学生对云锦文化的热情,正是非遗 “破圈” 传播的重要契机,唯有打通体验预约、产品消费、文化分享的全链路,才能让千年云锦的经纬之间,既留存传统技艺的温度,又生长出贴合当代青年需求的新活力,真正实现非遗文化从 “被观看” 到 “被热爱” 再到 “被传承” 的价值跃升。
此次实地调研,团队共收集有效问卷 220份、访谈记录 40余人,整理出“预约便捷性”“文化体验深度”“行程灵活性”“非遗资源整合” 四大类 28 个核心需求点。后续,团队成员还会通过线上线下发布问卷、访谈等方式,更加广泛、深入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并结合调研数据,对“游迹智绘”小程序进行功能迭代。
“暑期社会实践不是‘走过场’,而是要真正走进用户、了解需求,让我们的项目既有技术创新,又有现实温度。” 未来,“游迹智绘” 团队将继续深耕南京本地旅游资源,通过更多实地调研优化产品,为大学生提供 “高性价比、强社交性、深文化感” 的旅游解决方案,也为南京智慧文旅的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撰稿:经蕊 罗培佳 李伯淑 管旭 张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