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我要投稿

搜索
红色文化

暑期“三下乡”播撒红色种子,传承革命精神

来源:先锋青年网日期:2025/09/09 00:33通讯员: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气:

导读:夏日炎炎,初心滚烫。2025年7月,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实践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渭阳街道厚德苑社区、文科路社区、陕棉八厂社区、凤凰社区、东风路社区等地,以红色故事宣讲为载体,让革命历史鲜活起来,让红色基因融入社区,在青年学子与基层群众的双向互动中,奏响传承与担当的青春乐章。实践团队深挖陕西本土革命历史,精心挑选经典红色故事,通过生动讲述与互动交流,让沉睡的历史在社...

夏日炎炎,初心滚烫。2025年7月,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实践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渭阳街道厚德苑社区、文科路社区、陕棉八厂社区、凤凰社区、东风路社区等地,以红色故事宣讲为载体,让革命历史鲜活起来,让红色基因融入社区,在青年学子与基层群众的双向互动中,奏响传承与担当的青春乐章。

实践团队深挖陕西本土革命历史,精心挑选经典红色故事,通过生动讲述与互动交流,让沉睡的历史在社区苏醒。

在厚德苑社区,赵美欣讲述的扶风“地下粮仓”传奇引人入胜。1947年鲁志德设计“双底地窖”藏粮、王生春组织“嫁妆队”突破封锁的故事,让孩子们瞪大双眼;彭昱菲、郝美淇讲解的咸阳阻击战中,彭德怀“诱敌深入”战术与181师的英勇,让互动问答声此起彼伏。

文科路社区的青少年们则被旬邑起义中许才升等志士“为劳苦大众谋解放”的初心打动。当听到年仅25岁的许才升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仍高呼“革命火种永不灭”时,孩子们稚嫩的脸上写满崇敬。柔晓雅、王文倩讲述的刘志丹“让百姓过好日子”的信念,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党爱国的种子。

陕棉八厂社区里,老党员们齐聚活动室。宣讲员详细讲述刘志丹生平与渭华起义,从少年立志到投身革命,从起义爆发到英勇斗争,勾起老党员对革命岁月的回忆。王一迪和秦卿讲述的陕北横山起义故事,将听众带回79年前的黄土高坡,将士们的勇气与团结让大家深刻体会“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

凤凰社区的宣讲同样精彩。蒙茵妮和于佳骋讲述的旬邑起义,展现革命志士的坚定信念与无畏牺牲,老党员分享感悟,让同学们收获更多红色文化。后面宣讲员讲述的咸阳阻击战,为听众揭开这场为西北大解放奠定基础的战役的面纱,战斗视频让大家紧张万分,深刻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东风路社区中,王一迪、秦卿再次讲述横山起义,从背景到战斗场景,带听众穿梭历史。赵美欣与卢鑫健讲述的“地下粮仓”故事,让居民和小朋友感受“人民战争”的力量,孩子们更懂得珍惜粮食。

在宣讲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精心准备资料、制作PPT,不断打磨讲述方式,将理论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与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党员的交流,让他们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认识到自身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

正如他们在感悟中所说:“历史不应该被遗忘,我们不应该只记得胜利,更应该记住胜利的来之不易。”要把初心落在实处,让信念在实干里扎根。

“三下乡”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通过此次活动,红色基因在社区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心中扎根。孩子们从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懂得珍惜当下、勇担使命。社区居民对本土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知,红色精神成为激励大家前行的动力。

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也将带着这份从实践中汲取的力量,继续传承红色基因,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让革命精神在传承中熠熠生辉,为推动国家文化振兴、培养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站投稿入口

Copyright © 2002-2025 先锋青年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154569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投稿,内容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