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青年网-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我要投稿

搜索
红色文化

“教育赋能・非遗焕新・科技助农”——南宁学院教育学院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红色传承 —— 碑前默哀承壮志,步循足迹继丹心

来源:网络日期:2025/09/09 14:04通讯员:徐林菲 邓佳明人气:

导读:7 月 4 日至 7 日,南宁学院教育学院 “教育赋能・非遗焕新・科技助农” 乡村振兴促进团先后走进罗城烈士陵园、四把战斗纪念馆及宜州烈士陵园,以祭扫缅怀、研学实践、精神传承为主线,开展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在追寻先烈足迹中筑牢信仰之基,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罗城烈士纪念碑——碑前默哀寄追思,一抔净土忆英魂7 月 4 日清晨,团队成员身着整齐服装,列队步入罗城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

7 月 4 日至 7 日,南宁学院教育学院 “教育赋能・非遗焕新・科技助农” 乡村振兴促进团先后走进罗城烈士陵园、四把战斗纪念馆及宜州烈士陵园,以祭扫缅怀、研学实践、精神传承为主线,开展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在追寻先烈足迹中筑牢信仰之基,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罗城烈士纪念碑——碑前默哀寄追思,一抔净土忆英魂

7 月 4 日清晨,团队成员身着整齐服装,列队步入罗城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全体师生低头默哀三分钟,空气中弥漫着对先烈的深切缅怀。默哀毕,大家依次上前敬酒、上香,随后拿起工具细致清扫陵园 —— 擦拭墓碑时的每一次俯身,清除杂草时的每一次弯腰,都是对那段峥嵘历史的郑重铭记。

全体师生罗城烈士陵园默哀

团队成员擦拭墓碑忆先烈

祭扫后,带队老师杨先春副书记为同学们讲述陵园背后的故事:“许多烈士牺牲时和你们同龄,甚至只有十几岁,却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他勉励大家以先烈为镜,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践行 “肯吃苦、敢担当” 的青春誓言。成员们轻抚墓碑上的名字,纷纷表示将把这份崇敬转化为行动,让红色精神在乡土大地生根发芽。

师生上香表达对先烈的深切哀思与怀念

四把镇战斗纪念展馆——文物无言诉峥嵘,赤足丈量长征路

7 月 5 日,团队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战斗纪念馆,开启一场 “行走的思政课”。“你们是首批到访的大学生实践团队,为红色传承注入了青春活力。” 四把镇覃值副镇长的话语中,满是对青年学子的期许。馆内 300 余件革命文物、40 余幅历史照片,配合沉浸式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四把阻击战中仫佬山乡军民 “誓死保卫苏维埃” 的壮烈场景。

团队成员参观纪念馆

走出纪念馆,团队沿红七军曾跋涉的路线开展 5 公里徒步。烈日下,汗水浸透衣衫,但没人停下脚步。“每一步都是与先烈的对话,每一步都在锤炼意志。”2023 级学前教育专业曾梅同学感慨道。这场 “参观学习 + 体能实践 + 思政研讨” 的三位一体活动,让大家深刻体会到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的革命精神,更坚定了 “用教育点亮乡村” 的决心。

团队成员重温长征路

师生与四把镇覃植副镇长在四把战斗纪念馆馆厅前合影

宜州抗日烈士陵园——七七祭英烈,誓言灼灼映山河

7 月 7 日,恰逢七七事变 88 周年,团队怀着特殊的敬意来到宜州烈士陵园。哀乐低回中,全体成员垂首默哀,随后逐一擦拭墓碑上的尘土,斟满酒杯敬告先烈。2024 级体育教育专业张睿同学站在纪念碑前动容地说:“新时代青年不能辜负先烈嘱托,要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在服务社会中成长。” 重庆籍学生唐钰环则被 “广西狼兵” 的英勇震撼:“这片土地的红色基因,比山水更动人。”

杨先春副书记在总结中强调:“铭记历史不是口号,而是要把先烈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 成员们紧握拳头,在心中立下誓言:以青春之我传承红色血脉,让革命精神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 “指路明灯”。

从陵园祭扫到纪念馆研学,从徒步寻踪到誓言明志,三天的红色之旅让团队成员深刻理解了 “红色基因不是陈列的展品,而是流淌的血脉”。作为新时代青年,他们将带着这份精神养分,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续写先烈未竟的事业,让红色旗帜永远在青春征程上高高飘扬。(文/徐林菲 邓佳明)

团队成员依次向烈士敬酒以表追思

学院杨先春副书记总结讲话


本站投稿入口

Copyright © 2002-2025 先锋青年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154569号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投稿,内容与本站无关!